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45: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10-30 阅读次数:6591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3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李国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BIA220074)举行了开题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担任开题专家组组长,武汉大学肖昊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赵庆年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翁伟斌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教授为专家组成员。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开题报告,经认真评议,达成以下意见:
1.选题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课题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三个方面探索影响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因素,有助于正确认识城市群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政策研制参考。
2.研究目标明确。该课题拟探明高等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为中国区域发展和区域高等教育规划提供合理建议。研究目标明确、贴近实际,契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三个战略”的相关精神,有较强的可行性。
3.研究思路清晰。课题内容围绕区域经济特征与高等教育改革战略定位,在厘清高等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基础上建构理论模型,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分析二者互动的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4.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该课题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将课题的各项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研究计划全面。课题组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论述。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且课题研究前期基础扎实,所在单位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良好。
对课题研究,专家组提出建议如下:
1.建议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的论述更好地融入研究内容中。
2.建议聚焦课题名称的关键词 “协调发展”,以回应未来教育、经济产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为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模式贡献力量。
3.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厘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议题涉及的全国性和区域性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并思考二者交织在一起时该如何解决,并从经济、体制等多个维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性。
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课题通过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