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20:指向价值涵养: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本土经验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7-10 阅读次数:3133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1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叶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指向价值涵养: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本土经验研究”(课题批准号:BEA220049)举行了开题报告会。评议专家组由深圳大学靳玉乐教授担任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黄龙威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杨合林教授参与了课题论证。课题组主要成员及部分师生旁听了论证会。专家组在认真交流、评议后形成如下意见: 1.选题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本课题研究紧扣教科书知识选择和价值涵养的本土经验研究,旨在构建教科书知识论的本土话语,将有助于丰富教育学的中国话语,提高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质量。 2.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遵循“本土经验—文化脉络—理论阐释—功能实现—适用策略”的思路展开,思路清晰可行。 3.研究方法运用得当。研究以历史文献法为主,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为辅,重点关注本土经验的发现与阐释,同时关切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与教材使用的现实。 4.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属于价值教育、教材研究和中国课程思想史的交叉论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跨边界整合的开拓性研究。 为更好开展研究,专家组提出以下建议: 1.教材本就是知识选择,蕴含价值取向。需要进一步回答在不同主体、不同社会群体和古今中西价值冲突中如何兼顾的问题。 2.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具体框架,指出有哪些本土经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3.要注重本土经验的现代转化,加强传统教材价值涵养体系和现代知识体系融合问题的研究。 经过讨论,评议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合理可行,研究基础扎实,同意开题,并要求课题组充分吸收专家意见,有序推进研究工作,争取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加强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国家、地方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