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18:教师的道德教育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7-10 阅读次数:3190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25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王向华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教师的道德教育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EA220047)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线上开题报告会。与会评议专家有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浙江大学魏贤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唐汉卫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唐爱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蒋一之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冯永刚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及教育学部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开题论证会。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所做的开题报告,就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组织分工、研究进度等进行了充分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选题新颖,现实针对性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力”进行深入研究,既能丰富教师教育和道德教育相关理论,又有利于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该课题在阐释“道德教育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教师道德教育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剖析影响教师道德教育力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系统探讨提升教师道德教育力的主要策略,框架清晰,内容科学合理。 3.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课题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兼顾理论与现实,点面结合,能够对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4.课题组分工明确,进度安排合理。课题负责人有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的经历,团队成员均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能力高质量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分工明确,进度安排合理。 专家组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顺利推进课题研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丰富文献资料,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献中有关“教师道德教育力”的相关资源,加强理论基础部分的相关研究,使课题研究更为深入。 2.进一步明晰教师“道德教育力”的内涵和构成,以增强选取访谈对象、探讨提升策略的针对性。 3.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紧紧围绕关键性“教师道德教育力”开展研究,更加突出该成果的标识度。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课题立意新颖,创新性强,研究方案设计合理,切实可行,能够实现预期研究目标,一致同意通过开题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