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7-26 阅读次数:8253 作者:舒志定
湖州师范学院舒志定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教育思想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80025)。 一、内容与方法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扎牢信仰根基、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号召全党不忘初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这项伟大历史使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迫切需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课程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平台建设,从而为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队伍、教育工作者提供思想武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做出贡献。 本课题立足新时代开展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在前期对国内关于马克思教育思想基本观点的梳理基础上,从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研究教育思想,通过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重点是研究马克思对教育研究思想方式的变革,由此形成关于教育的新观点、新主张。同时,课题运用马克思的教育主张,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当代教育发展尤其是中国教育发展伟大实践,积极回应教育变革新要求、新问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思路与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中学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确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理想,“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1]。可见,马克思从中学时代就在思考人生意义这样一个宏大叙事问题,也表明马克思的抱负、理想、责任。正是有这样的人生使命感的驱动,在大学毕业到莱茵报工作时,在接触现实社会问题时,就表现出追求社会正义的志气和立场,他通过政治经济学、法哲学等理论知识展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阐释了人的存在的真理,注释了人的异化处境的真实原因,论述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论证人的自由解放的政治目标,形成自由人联合体建设的未来社会理想,创建了立足现实社会研究政治哲学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影响着马克思对人、教育、社会、国家等问题思考,在思考教育问题时,把教育和理想社会建构联结起来,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发展目标的谋划结合起来,这就是说,马克思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要受到他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影响,因而,开展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教育理论产生影响的研究,包括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正义、教育公正等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完成对马克思教育理论的系统梳理,为完整探讨马克思教育思想体系奠定基础,这应该成为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工作,是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路径的拓展。 开展马克思政治哲学对他的教育研究的影响研究,这是符合马克思一生从事的工作实际以及他的思想体系形成的实际。马克思本人并未发表过系统、完整地阐述自己教育思想的著作,对教育问题的论述,是渗透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论著、评论、书信之中,是在论述与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发表对教育的看法,这样,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从解决问题的结构看,是整篇论述主题或要解决的议题中的一个部分,从解决问题的理论逻辑看,教育论述不可能脱离整篇论述的逻辑线索,比如《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显然是把教育作为是未来社会建设有机组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对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意义、教育的职能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必定是和马克思建构未来社会的理论思路的制约,也是建构未来社会理论逻辑必然要求,不可能单独建构一套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逻辑体系。通俗地说,马克思以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逻辑去设计、谋划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制度安排,实质上是为教育是什么、教育怎么做的正当性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我们主张开展马克思如何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思考教育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是强调教育活动是在特定政治社会中发生的事实,也不是简单地陈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是要为教育活动合理性提供政治哲学基础,换句话说,政治哲学是论证教育实践正当性的思想基础。唯有这一点,才能从政治哲学高度阐述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如此,使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合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成为兴国强国的战略选择。这被当代新唯物主义思想家称作是“政治的物质生命力、政治的民主基础”,“人民才是政治的物质生命力,不管他们可能感觉或者可能就是如何异化,如何被剥夺的,如果被剥削的,没有人民的同意——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缄默的还是表达的——没有他们给予生命的力量,这个体系都枯萎和死去”[2]。这对建构现代民主国家提出要求,务必使人民真正成为政治的物质生命力,就要告诫人民不要以为“一个国家会将民主安装到另一个国家;民主决不会通过枪杆子而得以扩展”[3],要使人民“把自己认作是具有原动力的政治代理人”,以此完成“政治生产的前条件”[4]。可见,民主社会的建立以及运行,需要一支能够掌握与领导民主社会的领导者队伍,但决定这支领导者队伍的关键因素是人民。正因为这一点,斯宾诺莎把政治权力看作是人民的权力,“由人民的权力所定义……为任何负责国家事务的人所绝对占有”[5]。人民就是他们自己权力的掌握者,但是,追问怎样才可以让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怎样才可能让人民真正掌握民主的政治权力?这需要社会通过教育造就追求民主梦想的人民,因而,怎样组织实施教育,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议题。 比如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批判教育学”就呼吁社会建立公平、正义的教育体系,主张开展关怀人、尊重人的教育活动,反对社会把教育当作追求经济效率工具,批评发达国家的教育走向了技术主义的误区,包括哈佛大学等高等学校,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6]。他们主张社会的改善是个人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学校绝对不是百货公司[7],学校教育要回到人的培养这个主题,承担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发展个人自由和天赋能力,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公民[8],从而使这个国家真正成为充满批判精神的民主社会,学校变成是为公共生活而教育学生的机构[9]。 应该说,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引发金融危机,市场自由化导致个人主义盛行,数字化生活场景的拓展,引起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观的分化,不断增强人的日常生活风险,在这样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活中,以批判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坚持通过教育找回人的理想,避免人的过度物质化。尽管他们的努力,没有完全达到他们预设的教育理想,但是,从建设民主社会的高度阐述教育改革的理想以及付出的努力,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因为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划分,资本-市场导致人的利益差异,如何能够使教育促进人权和尊严,消除贫穷,强化可持续性,为所有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从而能够建立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分担责任为基础的现代学校教育,这无疑是教育努力的重要方向。 要解决这些问题,使理想的教育能够落地,这需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是人本身[10]。从人本身着眼研究教育问题,不是要否定从国家视野、政治视野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它必定是和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但是,仅仅这样理解国家、政治、教育的关系,只是说出了教育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问题,并没有揭示制约这种关系的本质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国家政治建立的前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此才能为教育活动确立方向与理论基础。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把自由人联合体的建设作为毕生奋斗的理想,人的解放成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议题。而且马克思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建设,与传统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以及古希腊思想家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更深层原因,反映出马克思对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的传统观点建构的思想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对教育研究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逻辑,这就形成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一是研究马克思如何完成教育思想方式变革,包括理解教育正义的思想方式、教育的人学前提、教育的存在论探索、阶级理论与教育公平等问题;二是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中国化、现代化。包括马克思批判立场分析教育哲学研究范式、马克思的科学技观与数学教育的合理性辨析、马克思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费希特等思想家与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比较阐析等等。在这些研究工作基础上,最后提练马克思教育思想建构的理论根源和理论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为完成这些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与思想家观点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度阅读马克思文本,比较古代思想家及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古典德国思想家的教育观点,厘清思想发展脉络,系统阐述马克思对传统教育研究思想方式的变革的基本观点,以此观点对马克思关于教育正义、人的教育、教育的唯物史观基础等的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适应马克思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需要,结合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需求,运用马克思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论指导当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展开了教育哲学的思想方式、数字化教育的技术哲学批判、教育人学理论的系统反思等,这样比较完整构成了本课题研究工作,形成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已经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科版》《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科学》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马克思为教育设定的人学前提》《劳动凸显教育的存在论旨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以感性活动理解德性之教的政治哲学诠释》《马克思对教育正义构建思路的变革》《马克思社会阶级论对教育公平研究的影响》等。 二、结论与对策 探索马克思阐释教育的思想方式,揭示马克思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之间"本质性"差异,是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一项基本任务。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重要特征或者是把追求超越现实社会世界的某个因素(如抽象的理念、抽象的道德、抽象的人性、幻想的上帝等)作为教育目的,或者是把改善人的心智世界设定是教育目的。不论哪种情况,人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马克思强调现实社会是阐释教育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目的是把人养成实践活动的"主体",其建构阐释教育问题的存在论思想方式,为解决有关人的教育问题的争论提供了思路。据此,本课题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一是马克思对教育的人学前提的建构 不论对教育的内涵给予怎样的解释,不可回避关于人的问题的讨论。既要重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又要避免反教育行为的出现,以造成人的异化处境,这使教育的人学探讨成为极其重要的议题。对此,回归马克思的观点和立场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马克思通过经济学批判,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前提,对人是教育对象的内涵与实质作出现实的、历史的分析,要求教育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的存在方式变革的需要,辩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历史性特征,展现马克思探索人的教育问题的存在论路径。 二是马克思对教育的存在论探索 精读马克思关于劳动及其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全面、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内涵与本质的极其重要课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劳动中发现人的存在秘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了劳动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的论断,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把劳动问题还原成人的问题,确定人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关系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存在,凸显了存在论理解人的问题的思想方式。因此,从存在论原则高度理解劳动及劳动教育可以发现,劳动教育是为人的存在与发展建构社会机制,其意义在于确立了理解教育的新思路,统一了人的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提供了破解学校育人难题的有效路径。 三是马克思以感性活动阐释德性之教 人的品德培育,可谓之德性之教。对德性之教的重视,和思想家研究政治问题密切相关,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这就需要把政治哲学确立为理解德性之教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确立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取向的政治哲学主题,对阐明与把握德性之教提供思路和要求:首先是为德性之教确立现实根基,避免脱离现实社会历史条件抽象谈论德性之教;其次是理解德性之教的道德向度转向历史向度;再次是以世界历史视野为德性之教拓展实践空间。由此明确德性之教的实践路径:聚焦人的对象性存在,研究德性之教的发生机制;聚焦社会基础的变革,研究德性之教的改革策略;聚焦社会价值取向,研究德性之教的实施原则。 四是马克思对教育正义理论构建思路的批判与建构 面对各种教育正义理论,我们如何取舍并用于指导教育实践,这需要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教育正义理论。虽然马克思没有单独撰写文章专题阐述教育正义论题,但是马克思潜心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关注人类生存命运,坚守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为教育正义理论创立了思想前提,也使马克思的教育正义理论和其它教育正义理论有了清晰的边界,主要表现在马克思转换了理解教育正义的前提、建构了评判教育正义的依据以及谋划了教育正义的实现路径,由此显示马克思完成了对教育正义理论构建思路的变革。 五是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论对教育公平研究的影响 马克思有鉴于社会阶级的不均等权力关系是导致结构化社会冲突的主因,从而力倡社会正义的实践哲学。由于这种观点对社会不公平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因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并导引出许多重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惯习论、编码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是其中的经典理论,虽然这些理论采取马克思主义路线,但惯习论与编码理论侧重课程知识结构属性的剖析,批判教育学则关注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这些理论的影响力并非单纯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还取决于社会情境。因为伴随社会发展,教育不公平并未有明显的改善,这种关联性显示出,社会情境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理论的意义。 六是马克思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教育变革的意义研究 马克思确立教育研究人学前提,以此成为研究当前教育人学的重要思想基础。本课题运用马克思教育思想基本观点,实现教育人学的实践转向,激活理论自觉,提出借助未来教育的优势重构教育人学生态的基本观点。 数字化生存是人类与数字化媒介发生交互关系的存在方式,暗藏着遮蔽人之存在的生存隐忧。本课题运用马克思思考教育的生存在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数字化生存的教育使命,发挥教育在实现人走向良善数字化生存根本之道中的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人才支撑,是各级各类学校承担的历史使命。本课题运用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唯物史观向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确立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阐明历史合理性;要坚持党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全面领导,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提供政治保障;要深入贯彻新发展观,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机制,彰显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时代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2]克莱顿·克罗齐特(Clayton Crockett),杰弗里·W.罗宾斯(Jeffery W.Robbins).哲学、政治与地球新唯物主义[M].管月飞,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9. [3]克莱顿·克罗齐特(Clayton Crockett),杰弗里·W.罗宾斯(Jeffery W.Robbins).哲学、政治与地球新唯物主义[M].管月飞,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6. [4]克莱顿·克罗齐特(Clayton Crockett),杰弗里·W.罗宾斯(Jeffery W.Robbins).哲学、政治与地球新唯物主义[M].管月飞,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5. [5]克莱顿·克罗齐特(Clayton Crockett),杰弗里·W.罗宾斯(Jeffery W.Robbins).哲学、政治与地球新唯物主义[M].管月飞,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9. [6]亨利·A·吉罗克斯(Henry A. Giroux).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7]亨利·A·吉罗克斯(Henry A. Giroux).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8]亨利·A·吉罗克斯(Henry A. Giroux).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 [9]亨利·A·吉罗克斯(Henry A. Giroux).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