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3-31 阅读次数:8948 作者:吴彬镪
闽南师范大学吴彬镪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年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扶贫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AFA190010),课题组主要成员:李建辉、郭细卿、林培锦、黄耀明、陈顺森、钟建林、罗炎成、林福财、潘小焮。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从目的论和工具论两方面解读“教育扶贫”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阐明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要义及其与教育扶贫的关系;结合教育扶贫理论研究的多元价值,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关于教育治贫的观点论述,到民国时期“陶梁晏黄”关于乡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再到新中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逐步深化和全面创新,系统总结教育扶贫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历史经验、实践深化和思想升华。 第二,从点-线-面三结合的维度,全面调查我国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办学条件,乡村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素质发展,职业技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互为一体”的视角,探索新时代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求。 第三,从发展需求的角度,审视乡村教育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及需要突破的瓶颈,并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乡村教育发展动力问题及归因、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问题及归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归因、社会多元力量合作机制的问题及归因、乡村教育治理能力建设问题及归因。 第四,立足新时代乡村社会发展特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结合国内外已有乡村教育发展研究成果,探索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改进对策及相应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在动力激发、核心能力的提升、外力机制的构建、保障体系的运行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践论证 一是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当前扶贫与教育扶贫研究的基本情况,为本课题研究主题与内容的确定提供方向;通过文献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问卷调查。通过科学设计问卷,收集数据,为确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模型检验;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大数据分析法了解当前教育扶贫现状,为教育扶贫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的凝练作铺垫。 2.个案研究与经验归纳 一是典型个案研究。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作为个案样本,运用质性研究、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深度提炼形成可推广、可迁移具备生成价值的典型示范。二是通过教育扶贫实践经验,如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成功脱贫典型案例进行社会学、人类学等调查分析,发现典型问题、提出精准对策,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成功经验。 3.历史分析与国际比较 一是在国家扶贫大战略框架下,梳理我国教育扶贫的历史演变,为教育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提供史证视角;二是从国际视野选取若干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分析其教育扶贫政策制定、实施对策和成效分享等,为我国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借鉴。 4.跨学科研究与系统整合 一是借鉴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对教育扶贫的价值进行多元理论交叉分析;二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背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生态学等多学科观点对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存在问题进行多元归因;三是借鉴系统科学的理论,将教育扶贫涉及的众多要素有机整合,为改进教育扶贫对策,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研究提供基础。 5.现场研究与咨询借鉴 一是现场研究,通过对摆脱贫困总体模式,选取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精准扶贫、脱贫典型项目进行现场研究;二是咨询借鉴,通过对教育扶贫实施单位、研究专家以及扶贫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借鉴。同时,依托大样本调查数据,对教育扶贫过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甄别问题,提出实施对策。 二、结论与对策 1.关于教育扶贫的学理分析和政策研究 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教育扶贫”“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并从多维角度详尽剖析了教育扶贫与乡村教育振兴“质”的区别。 教育扶贫与乡村教育振兴存在政策性的连贯关系,二者共置于中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下,但又分别承接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和任务,都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子课题。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政策有序衔接中,本研究突出揭示了“质”的变化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教育发展理念由“注重硬件和城镇发展”向“关注软件和乡土服务”的转变;二是教育发展目标由“注重数量和技术技能”到“关注质量和创新能力”转变;三是教育治理体系由“精准短期的政府主导”向“创新常态的多元共治”演变;四是教育发展模式由“外部输血夯基”向“内部造血释力”转型。这对系统回溯总结教育扶贫经验并做好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工作衔接具有重大意义。 2.关于教育扶贫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 一方面,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朴素的治贫思想和实践经验进行追本溯源,深度挖掘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实践的理论典型和经验借鉴。 我国的教育扶贫思想、制度和实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国家安定和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追求。尽管有着固有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其中的民本思想、有教无类、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等治理观念和行动对当今教育扶贫具有深远的影响。民国时期,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梁漱溟在比较各国文化基础上创办本土化的“乡农学校”,晏阳初以语言文字教育的多重功能在农村广泛开展治愚运动,黄炎培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目标,强调职业教育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作用。这一系列以改造乡村、救亡图存、复兴中华为目标的乡村教育运动,为我国当代教育扶贫“唤起扶贫对象的脱贫自主意识;关注扶贫对象覆盖的全面性;拓展乡村社会的脱贫空间;探索多通道合力共促扶贫对象发展;全方位培养扶贫对象能力的完整性”等提供宝贵的经验启示。 另一方面,系统概括了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创新实践,为开辟乡村振兴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广大乡村地区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和识字教育,极大提升农民文化和科普知识,为改革开放奠定人才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别,教育扶贫政策成为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逐步形成了高质量、全覆盖、精准化、专业化的教育扶贫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共同富裕,教育扶贫从“根基、力量、通道、空间、主体”等领域深化精准扶贫政策行动,经历了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巩固脱贫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得到拓展,促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实践构建中国模式,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3.关于乡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调查 本研究根据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政策和攻坚领域,运用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全面调查我国乡村教育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取得的主要成效,并以福建和甘肃两省为例,形成阶段性成果《乡村教育振兴研究—基于东西部“县域”17个县市区个案调查》。 一是乡村幼儿园从无到有,从有渐优,“幼有所育”政策下乡村学前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二是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获得了优化和改善,与城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县域均衡发展并转向优质均衡。三是乡村普通高中总体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只处于缓步维持状态。四是乡村中职教育在服务乡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稳定和扩大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规模,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加强了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乡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得到不断和有效提升。 3.关于乡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归因 基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互为一体”的视角,根据新时代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各级各类教育(主要是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以下)发展需求,在乡村人口快速迁移、乡土文化不断消解、乡村教育观念出现偏移、乡村精英逐渐抽离、教育资源相对受限、城乡教育鸿沟难以缩小等多重叠加现实背景下,详尽分析制约乡村教育振兴的短板及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乡村教育振兴根基不牢、短板突出、财政鸿沟明显、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乡村教育振兴教师队伍有而不优;三是社会力量多元合作机制不健全,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教育主体彼此衔接度不紧密,教育价值与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四是乡村教育治理能力不强等问题。究其缘由,主要是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由此而发的重要归因是长期的政府财政投入鸿沟使得乡村教育供血不足,乡村教育价值出现“离农”“向城”的偏移,乡村教育方式与内容脱离乡村生产生活并悬浮于乡土文化,乡村教育中的多元主体力量未形成共治合力机制,乡村教育治理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等。 5.关于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对策及其保障体系 基于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研究的理论探讨、历史梳理、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对策,并根据新时代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构建乡村教育振兴的工作保障体系。 (1)激发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在动力。一是实现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从“扶教育之贫”向“用教育扶贫”转变,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衍化,从“单一”模式到“综合”多元发展。二是建立“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的价值认同,重塑新青年“文化反哺”的主体认知。三是形成“扶志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逻辑,盘活扶志教育的外在资源。四是借互联网+教育,促进现代乡村文明生成,以新乡贤文化培育重塑乡村精神共同体。 (2)提升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能力。一是强化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教育振兴的根基。二是借助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振乡村教育振兴能力。三是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拓宽乡村教育振兴通道。四是高等教育下乡支教帮教,拓展乡村教育振兴空间。 (3)构建乡村教育振兴的多元力量合作机制。一是明确政府在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主导性力量,强化制定政策与制度文件、开展全局性规划统筹、沟通协调、督导评估等职能;二是要明确社会力量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是重要参与性力量。创新乡村教育发展与治理模式,挖掘与保存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文化;三是构建乡村教育振兴中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机制。建立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意识的宣传导引机制、权责分配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沟通联络机制。 (4)构建乡村教育振兴工作运行的保障体系。明确乡村教育振兴的保障要素,包括师资队伍、学生发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内容;明晰乡村教育振兴工作保障体系,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确立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制度保障,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地方中观政策和单位微观政策以及工作技术等保障;明确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组织保障,加强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进行优化体系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