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通知公告 管理规章 项目申报 立项数据 成果管理 经费管理 选题征集
 重大项目 优秀成果 年度项目 各地规划 专家数据 教科动态 资料下载 相关链接
2024-12-03 星期二
当前位置:主站 - 优秀成果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标准与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2-08-25   阅读次数:7548   作者:伍宸

    浙江外国语学院伍宸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标准与风险控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80278)。课题组主要成员:邵帅、童嘉、朱雪莉、王颖、张萌、刘阳、曹露。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从理论上研究分析新时期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标准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风险挑战,风险的表征、影响因素以及防控体系。具体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面几个:
    (1)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考察,从中挖掘和提炼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开展国际化工作的基本方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2)我国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历史考察,从中挖掘和分析其基本发展历史脉络、规律和未来走向。
    (3)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标准的理论分析,以此明确新时期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制定标准的理论依据。
    (4)分别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显性和隐性资源两个维度做分析,讨论其各自的优质性标准。
    (5)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风险挑战的理论性分析与实践性出路。
    (6)讨论分析了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风险表征,包括一般性表征和教育性表征。
    (7)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风险因素,同样也包括一般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
    (8)基于理论与实践研究,分别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新时期强化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效益,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元分析法:这一方法可被视为一种量化的文献综述,它强调在定量层面上综合各项已有独立研究的成果,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综合的结论。课题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际优质高等资源跨境流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把握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流动的一般规律、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为整个研究奠定文献和问题基础。
    2.历史研究法。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搜集了大量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境外优质高等教育引进的历史文献,并从中把握和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整个课题研究夯实了历史研究基础。
    3.访谈调研法。本课题针对具体研究问题,分别就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和风险控制两个维度开展访谈调研,分别调查了20余所不同层次类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并对其负责人做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后,进一步加深了课题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理解的深度和精准度,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
    4.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方法与经验分析方法相对,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理论分析属于理论思维的一种形式,是科学分析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其规律性。据此,本课题在把握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上,就采取了理论分析方法,分别从其特征、属性等方面做了系统分析。
    二、结论与对策
    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系统研究后,就新时期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标准和风险控制得出了如下主要基本结论:
    (一)研究并分析新时期境外优质高等教育显性和隐性资源标准
    1.显性资源标准
    一般说来,境外显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科专业、师资、教材等要素,这也是构成一个完整办学体系的核心要素资源。新时期在引进这些核心要素资源时,需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审慎遴选优质高效的被引对象。
    (1)优质学科专业标准
    一是优质学科专业具有应用与理论的前沿性。
    二是优质学科专业标准具有互补性。
    三是优质学科专业具有本土适应性。
    (2)优质师资标准
    一是知华、友华和爱华是海外优质师资的基本前提。
    二是具备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是海外优质师资的重要条件。
    三是具备先进学校管理经验也是海外优质师资的重要标准。
    (3)优质教材标准
    一是不存在意识形态争议和政治问题是基本前提。
    二是能汇聚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发现是基本特征。
    三是能反映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和理论脉络也是重要条件。
    2.隐性资源标准
    (1)优质办学理念标准
    创新办学理念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借助国际化办学不断吸收和借鉴境外优质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引进和吸收境外先进办学理念时,同样需要有所选择,能够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引进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据此,我们也可以探索新时期境外优质办学理念的标准如下:
    一是能够反映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是办学理念符合我国国情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2)优质人才培养模式标准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反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3)优质管理制度标准
    一是管理制度蕴含新时代大学追求的基本大学精神。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看,世界先进办学制度具有践行“依法治校”的理念、坚守“学术自由”的传统、彰显“民主管理”的思想以及秉持“以人为本”的信念等基本特点。据此,我们在引进和采用境外相关办学制度时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去考察并有针对性的借鉴吸收和利用。
    二是大学管理制度具有规范性,能够规范各办学主体办学行为。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在大学内部有着异常复杂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而要理顺这些矛盾关系均需要系统的管理制度予以规范。比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不同层次类型教师之间的关系等等。一方面既要出台相应政策制度规范这些主体各自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要理顺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风险的表征及影响因素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境外优资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就需要明确其风险的一般性与教育性表征。就风险的一般性表征来说,就是高等教育相关资源作为一种国际贸易产品在一般性商品贸易中所呈现出的风险状态。就教育性表征来说,即区别于其他普通商品教育要素资源所具备特殊性风险状态。
    1.风险表征
    (1)一般性表征
    一是国家性风险。国家性风险指东道国的政治、社会和宏观经济生活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和调整,给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制约及造成顺势的可能性。近年来,随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家性风险大增。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风险,国家性风险具有损失范围广、涉及金额大、表现形式多样、准确预测困难等特点。与此同时,国家性风险的成因也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对外关系等三个方面的成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国家性风险已成为国际间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是市场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是较为常见的风险类型,在国际贸易中也有非常系统的防范体系,比如采取多中金融手段规避市场性风险以及降低损失等。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过程中,同样也不可避免要面对市场性风险。高校作为法人办学主体,自然也需要以系统的方法规避市场性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是欺诈性风险。从高等教育视角看,在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同样可能面对欺诈性风险。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办学机构,我们俗称“野鸡大学”。在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由于对外方机构办学资质等的审查不严格,进而导致一些不符合办学资质的“野鸡大学”登堂入室成为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而造成极大的风险。二是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对合同细节的磋商不够细致,进而导致在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师资引进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风险。三是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缺乏了解和缺乏诚意而导致互相不信任,在合同中出现一些欺诈性条款等。
    (2)教育性表征
    一是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甄选的风险表征。主要表现在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本身的内涵缺乏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较为清晰和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二是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过程的风险表征。在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过程中,其风险主要表征在如下几个方面:缺少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认证与风险防控经验;引进过程中盲目追逐排名靠前的热门高校与学科专业。
    三是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使用的风险表征。在甄选并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后,还要能高效的使用并切实发挥其价值。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风险,其具体表征如下:难以与本土教育有机耦合形成“独立王国”而导致一次性利用问题;缺乏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性使用。
    四是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终止的风险表征。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这是人类世界必然存在的客观规律。对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也同样如此,也要遵循从遴选、引进、使用和终止的完整生命周期性律。随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向更高阶段,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也到了一个新发展阶段,需要引进一些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项目或机构。因此一些质量不高或存在其他方面问题的相关项目就必然会被淘汰。
    2.影响因素
    (1)非教育性影响因素
    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跨境国际贸易产品,会受国际及引进国政治局势与环境,以及贸易行为本身不规范及存在欺诈行为等的影响而产生相应风险。这些影响因素与教育本身特性无关,是普遍存在于所有国际贸易之中的影响因素,统称为非教育性影响因素。
    一是总体和平但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国际局势是影响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重要环境性因素。首先,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合作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利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其次,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将会给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带来障碍和挑战。最后,既有国际格局将在逐渐形成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得到挑战与调整,是开展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相关活动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是国际教育贸易市场的不成熟和快速发展也是导致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内将教育服务看着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而且《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也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不同形式和内容,但较之其他一般性商品贸易,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系统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体系;互联网对既有高等教育市场的影响;针对中等后教育境外提供者的管理体系尚未成熟;高等教育相关学习材料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2)教育性影响因素
    一是对优质教育资源内涵的认知偏差和非整体性引进导致风险。对优质教育资源内涵的认知偏差,在实践办学过程中就会导致重视对显性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诸如人才队伍、课程与教材、学位资源等,而忽视隐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和利用,诸如先进办学理念与方法、先进文化与制度资源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具有整体性,其显性教育要素需要得到隐形教育要素的支撑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因此,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的认知误差和非整体性引进,就会导致出现风险。比如只重视对学位资源、课程和师资的引进,而缺乏对文化、管理制度和办学理念的吸收借鉴,从而导致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最终有引进失败的风险。
    二是忽视优质教育资源增值能力培养导致非持续性使用而产生风险。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值能力需要积极培养,并通过增值能力的培养而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性使用。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需要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比如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延续性和连贯性。因此,如果因缺乏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值能力的培养,一旦引进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相关的项目因为合同到期或其他原因终止后,就会因为非延续性而导致风险,以及产生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一次性利用问题,不仅加大引进成本,还难以达到预期引进效果。
    三是中外教育体系的异质性而导致风险。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过程中,还存在着由于中外教育体系的异质性而导致风险。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教育体系,在此教育体系下包括宏观的国家教育管理制度,中观的学校治理体系以及微观的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就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需要相互磨合和融合的过程。比如在对学生学业及学籍的管理上中外不同办学主体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策
    本课题通过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标准和风险的系统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及其风险防控的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政府层面
    一是要制定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宏观战略地图。为降低因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来源过于单一而导致的相应风险,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更加重视对高等教育新兴国家或区域一些富有特色和比较优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宏观战略地图,从学校、学科、专业、本科生教育、硕博士生教育、人力资源等多个维度全面梳理和呈现当前全球范围内,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积极战略意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情况。这一战略地图成为国家和办学主体制定相应政策和开展相应办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是积极参与构建相对成熟的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具体内容包括:积极参与建设能够受到广泛认可并能切实遵守的国际教育贸易规则或制度;积极参与建设能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上起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比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积极参与并建设一些通行的国际教育认证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新型健康国际教育秩序不仅是新时代我国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天然使命,也是借此降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风险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是建立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失败典型案例数据库。在努力防控并降低风险的同时,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患于未然。故此,建议从政府层面搜集并整理自我国开展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关活动以来的引进失败典型案例。借助大数据相关手段或方法,统计整理这些失败典型案例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造成的损失等。通过类似数据库的建设,为将来开展类似活动规避相应风险提供事实性依据。
    四是出台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标准体系并强化准入性审批。我国高等教育在开展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工作时也进入到了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标准,强化引进资源的严格审批。真正将那些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对改善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结构,具有可持续办学能力,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起到互补性作用的资源引进来。
    五是建立起多部门联动的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管理体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充满了风险挑战,仅仅依靠教育部门的力量会显得有所力不从心。因为在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时,会涉及对国际政治形势的判断、对国外外交政策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在引进过程中处理一些突发性外交事件。为此,在新时期为了更高效和安全开展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作,需要建立起多部门的引进管理体系。
    (二)高校层面
    一是客观分析办学需求并客观务实制定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计划。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需要务实地根据自身办学需求和定位,制定相对应的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计划,不可好高骛远,也不能要求过低。
    二是深化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理解并强化增值性能力培养。需要强化高校在引进显性教育要素资源与隐性教育要素资源之间的互动,在充分利用显性教育要素资源的同时,还要借鉴、吸收和内化隐性教育要素资源,并与本土教育形成耦合机制,以此提高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值性能力。
    三是健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退出机制以降低退出风险。需要健全退出机制以降低退出风险。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在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上尽量做到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学科结构、资源来源区域结构等。在具有互补性和可替代性的资源结构状态下,能够保证其中一个项目或资源来源终止后期他项目或资源还能够继续发挥其作用。其次,在签订引进合同的时候,要明确建设周期,退出的条件、时间以及替代方案等。最后,同样还是要加强对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值性能力的培养,积极借鉴、吸收、复制乃至创新其办学理念和模式,在其项目终止后还能继续发挥应有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主办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307 传真:(010)62003859
技术支持: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
京ICP备10028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