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通知公告 管理规章 项目申报 立项数据 成果管理 经费管理 选题征集
 重大项目 优秀成果 年度项目 各地规划 专家数据 教科动态 资料下载 相关链接
2023-04-02 星期日
当前位置:主站 - 重大成果 - 项目动态

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145: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及效能提升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2-21   阅读次数:469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侯红梅同志开展的《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及效能提升研究》,就目前我国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政策和实践视域下,有利于民办高校优化内部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增加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来看,该研究主要从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主体特征、权责利分配、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界定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及效能的提升的框架,制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内容结构和调研提纲。从董事会领导、资产保值、党的作用发挥等方面归纳我国现阶段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内部治理特质;初步概括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发展形态有强治理型、准治理型、弱治理型;从学术治理、行政治理、党建治理等方面初步建构了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内容框架;结合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的内容框架整体构建了检验内部治理效能的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通过访谈交流、挖掘梳理,提出了提升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效能策略和机制。
    在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方面,也具有一些独特性和创新性,如,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关系生成的起点是资本,而非权力。因为,我国民办高校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政府公共行政组织,在民办高校中,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各种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受着经济权力的牵制和主导。“资本”比“权力”对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影响力更强,更能贴切地分析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互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如何有效配置和制衡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此观点将为研究民办高校内部治理贡献新的学术视角。
    该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前期成果,组织分工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先进。研究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背景合理,研究进程和经费安排合理科学。学校为该研究在场地、设备、资源、政策等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
    该研究的预期最终成果为专著(20 万字以上)一部,发表在 CSSCI 检索的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三篇,为政府部门决策参考提供研究报告一份,研究结果符合国家社科项目的验收要求。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总体可行,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对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开题。

主办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307 传真:(010)62003859
技术支持: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
京ICP备10028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