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通知公告 管理规章 项目申报 立项数据 成果管理 经费管理 选题征集
 重大项目 优秀成果 年度项目 各地规划 专家数据 教科动态 资料下载 相关链接
2023-09-27 星期三
当前位置:主站 - 重大成果 - 项目动态

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114:校园欺凌中旁观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2-11-21   阅读次数:2099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山东师范大学陈光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21年度一般课题“校园欺凌中旁观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BBA210031)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逸夫楼402会议室举行开题论证会。论证会由校园欺凌研究权威专家、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文新教授担任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俊升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谢家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赵景欣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处高景海处长参与研讨论证。课题组主要成员及部分师生旁听了论证会。
    论证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的开题报告,经过深入讨论与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视角新颖,具有扎实的理论思考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整个研究工作创新性地聚焦长期被忽视的欺凌旁观行为,致力于探究旁观行为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并基于机制研究进一步研发将旁观行为转变为反欺凌行为的有效对策。该课题下的系列研究不仅将有助于拓展对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的科学认识,也将为我国校园欺凌防治实践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2.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问题聚焦,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研究方法合适,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所呈现的实施步骤操作性高,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并已经开始具体开展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从前期的研究基础、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研究规划来看,能如期实现预期研究目标。
    针对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专家组建议:
    1.充分考虑旁观行为的文化特殊性和群体异质性,对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行为、旁观者等概念给出更为清晰的科学界定。
    2.需要进一步加强质性研究部分,增加基于观察法的研究支撑,扩大访谈法中访谈对象的人数和类型范围。
    3.进一步细化针对旁观行为动态过程与角色转变过程的研究设计,尤其需要加强探究旁观行为转变为反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经过论证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科学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开题。

主办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307 传真:(010)62003859
技术支持: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
京ICP备10028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