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三:美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帮扶体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1-01-25 阅读次数:422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王玉蕾老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美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帮扶体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BIA200201)的开题报告后,与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经认真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历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在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学校“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已逐渐消失;随着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家庭教育硬件也得到改善。且高等教育基本实现普及化,这些都有力推动了教育公平。进入“十四五”,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应该从“软件”方面下功夫,缩小个体受教育过程中因家庭教育、教师质量而产生的差距。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帮扶项目起步早,且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研究其内容和作用机制可以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启示。 2.课题开题工作准备充分,研究思路清晰,分工明确,研究内容具体详实,研究进度安排合理,研究步骤设计规范,研究方法科学。 3.课题研究基础扎实。课题主持人在赴美访学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且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入发表过程。 4.研究课题团队搭配合理。研究团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高等教育、教育史、教育经济理论研究者,又有工作在学生资助一线的教师。 专家组认为,本次开题论证会表明,课题组态度积极,准备充分,达到了开题目的。同时,专家组对本课题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与希望: 1.美国大学生帮扶体系的建立已超过50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联邦、州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等组织角色如何演变?课题研究需结合历史的发展。 2.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不仅要注意宏观政策的变化,还要关注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 3.高等学校是帮扶项目实施的重要主体,研究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4.研究国外经验是为了借鉴,研究过程除了关注美国大学生帮扶体系的优点,还应该总结其存在的不足。 |